方富光:我的生命是大家给的,我要守护好大家的健康。——戴假肢出诊的山间医者

方富光:我的生命是大家给的

当走进峨山县大龙潭乡迭所村卫生所,就可以看到肤色黝黑的方富光正在诊室里给村民看病,每个病症都仔细询问,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和蔼、认真是方富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方富光:我的生命是大家给的

1973年,方富光出生在峨山县大龙潭乡烂泥塘村,出生后患有先天性脊柱裂,7岁时因脚掌被刺伤感染成创伤性脊髓炎。由于病情不断加重,到2012年不得不双腿截肢。

面对不幸,方富光没有低下头,他向当地的乡村医生学习,买书自学医学知识,并于2005年通过培训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那时村里缺医少药,自己从小就是在疼痛里熬出来的,所以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村里人,现在正式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我就要把这件事做好。”方富光说。

方富光和他的救护车

而方富光所在的迭所村距峨山县城100多公里,各方面条件还比较滞后,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保障他们的健康、为他们解除病痛,便成为方富光肩上的一份责任。

去年4月的一天,早晨5点左右,方富光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原来是附近的一位老人突然心脏难受,喘不上气。当送进卫生所时,老人出现了心衰的症状。面对不断恶化的病情,方富光一边做好家属工作,一边联系乡镇卫生院,将老人送到县医院进行急救。“当初,老人的家属一直坚持在我这里治疗,后来我向老人的主治医生了解情况后,还是建议送县医院急救,如果再晚送一会儿,可能会危及生命。”方富光说,“其实,为病人减轻痛苦是一方面,怎么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同他们沟通也很重要。”

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电话一响,方富光就会骑着三轮摩托车出诊。2011年的一个傍晚,方富光接到电话,被告知外村有个孩子生病,他立马备齐药品出发。虽然只有几公里的路,但刚下过一场大雨,路上一片泥泞,车子陷进沟里就下来推,然后再往前开。当到孩子家时已是晚上9点,输完液后已经是深夜11点多,回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1点。面对种种困难,方富光没有一丝抱怨,只要听到村民一声真挚的谢谢,便是对他最大的鼓励。“现在到任何一个村里,谁都热情地跟我聊天,叫我去他家吃饭,我跟他们就像朋友一样,谢谢他们对我的信任。”方富光笑着说。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方富光还负责迭所村委会的预防保健工作。通过他的努力,迭所村儿童一类疫苗以及预防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同时他还坚持每个季度为患有慢性病的群众做一次体检,一年为65岁以上的老人做一次体检。

2008至2012年度,方富光荣获大龙潭乡“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2014年获评“玉溪好人”,去年获第四届玉溪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

挫折磨难可以让某些人一蹶不振,但有时却可以让某些人更加坚强,而方富光用他并不完美的肉体为这个世界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