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华原第六届黄帝荆山铸鼎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曲江银座文意复兴二楼举行。来自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陕西省文化厅《文化陕西》编辑部、陕西省决策咨询委、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鼎文化传承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改革与开放促进会、陕西省慈善文化交流研究会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的教授学者,以及国际道教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等宗教界的代表和中国玉祥集团的全体股东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各述己见,会议大厅掌声阵阵。

图1-中华原第六届黄帝荆山铸鼎学术研讨会会场
图2-部分代表在大会现场合影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陕西省文化厅《文化陕西》编辑部、陕西省改革与开放促进会、陕西省慈善文化交流研究会联合主办。研讨会以“铸中华原鼎,树黄帝标识”为宗旨,以“追寻黄帝精神,重塑民族信仰”为己任,与会代表们共同探讨了铸造中华原鼎的伟大意义。“中国鼎王”、中国鼎文化传承研究院院长卢银涛先生详细讲解了中华原鼎的铸造理念和设计方案,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会长刘宏涛先生详细讲解了中华原景区的历史遗存、历史文献、考古遗存及重要发现。94岁高龄的中国现代考古泰斗、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石兴邦先生听到要出席这次会议,激动地晚上竟然失了眠,在长达3小时的会议中连声说好。96岁的陕西师范大学终身名誉校长霍松林先生也向大会发来贺词。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原委员杨勇先教授,陕西省文化厅《文化陕西》编辑部主任吴建华先生,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秘书长熊海先生,陕西历史博物馆资料室原副主任杨东晨教授,陕西省慈善文化交流研究会会长谭晶女士,清华大学、中国书院联盟执行主席顾娟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石剑教授,上海大学、哲学创新学院赵永昌教授,国际道教协会会长、青华宫住持黄世真道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白龙寺住持释宽修法师都对铸造中华原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重建中华原,打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进行学术性演讲。

图3-部分代表与中华钓鱼岛金鼎合影
图4-中国鼎王卢银涛先生设计的中华原鼎微缩版
图5-94岁的石兴邦先生为大会现场题词
图6-94岁的石兴邦先生为大会题词

研讨会上,94岁高龄的中国现代考古泰斗、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石兴邦先生和中国玉祥集团投资人王强为“中国鼎王”设计的“中华原鼎”微缩型揭幕,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上海嘉丰特艺有限公司还与中国玉祥集团签订了共铸中华原鼎的合作协议,一个由“中国鼎王”设计、中国玉祥集团携手全球华人共铸的“中华原鼎”,将在不远的将来,矗立在黄帝铸鼎的中华原上。大会还对中国玉祥董事长赤玉、投资人王强和“中国鼎王”卢银涛颁发了“中华原特殊贡献人物”光荣称号。中国玉祥集团董事长赤玉女士、投资人王强先生也向大会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图7-94岁的石兴邦先生为大会题写的会议宗旨
图8-中国玉祥集团全体股东与石兴邦先生和鼎王卢银涛合影
图9-部分代表与中华原鼎微缩型

据《史记》记载:“黄帝郊雍上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以象泰乙……。”这里的雍指雍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荆山。黄帝以荆山铸鼎,象征他创立的中华。从此,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自己的国家并延续至今,5000年来,中华文明从未间断。今天,文化乱象百出,什么名人故里,黄帝故里,什么山寨版的黄帝陵比比皆是,但《史记》记载的黄帝铸鼎地只有一个,黄帝铸鼎的中华原只有一个,中华原不仅是地名,还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华一词至高无上,我们在黄帝铸鼎荆山,在中华创立之地的中华原铸造中华原鼎,就是要告诉世人,追寻黄帝精神,重塑民族信仰已经时不可待。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圣地已经时不可待。

图10-部分代表与石兴邦先生和鼎王卢银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