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健康汇—智慧中医人刘济民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活态遗产,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在数字时代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古老医学体系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催生“智能中医”新模式。这种“传统智慧+现代科技”的双螺旋发展模式,不仅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更让世界看到了东方医学在精准医疗时代的独特价值。在这期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智慧中医人,他们在中医药和AI技术结合上做出了贡献。
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75岁的刘济民国医馆馆长刘济民医师,以“春风化雨,济世救人”为行医准则,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临床经验,成为西北地区疑难病治疗领域的标杆人物。从地方医院到军队科研单位,从师从国医大师到创办医馆专攻重症,他始终践行“思想不保守,知识不带走”的开放理念,为无数辗转求医的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半世纪医路:从军医到疑难病攻坚者
1966年,刘济民进入地方医院开启医学生涯,1968年应征入伍,在海军某科研单位医院服务期间精进医术。退休后,他创办渭南市临渭区刘济民国医馆,专注癌症、渐冻症、中风偏瘫等疑难病治疗。其师承脉络堪称“名家荟萃”——曾拜师国医大师朱良春、李佃贵、雷忠义,并受朱婉华教授指导,融汇多家学术精髓,形成“辨证精准、用药灵活”的诊疗风格。
主攻渐冻症:以中医智慧破解“能量崩盘”难题
面对被称为“世界五大绝症”之一的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刘济民创新性提出“能量虚损”理论。他指出,该病本质是“气血虚、脾胃弱、体表虚寒”导致的能量代谢失衡,临床以补益脾肾、疏肝理气为核心,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动态调方。许多经西医判定预后不良的患者,在其调理下症状显著缓解,部分病例甚至实现病情长期稳定。
济世初心:开放传承中医药瑰宝
“治愈一位患者,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刘济民常以朱良春大师的教诲自勉。他坚持每日接诊10小时以上,对经济困难患者减免费用,并建立病例库共享治疗经验。针对现代医学难题,他主张“古方新用”,例如将传统痿证疗法与现代神经学研究结合,探索渐冻症的中西医协同路径。

刘济民医师和陕西省中医医院博导雷忠义教授
擅长诊治:
主要治疗各种癌症、渐冻症、中风偏瘫、支气管哮喘等,并对各种老年病、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疑难病症也有很深的造诣。
现刘济民医师主要针对的是疑难病的诊治,好多患者在多方诊治效果不佳的时候,辗转找到刘济民老师,治疗效果显著。
治病理念:
“济世救人”是对中医药文化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也是刘济民医师行医治病的初心。
刘济民医师受朱良春老师教导也坚持“思想不保守,知识不带走”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将新病症结合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以攻克更多疑难病症,治愈更多患者为已任。
主攻研究领域——渐冻症
渐冻症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俗称,因其主症与中医痿证多有相似,故中医多将其归为“痿证”范畴。
通俗来说“渐冻症”是人体能量的崩盘,长时间的“入不敷出”,能量过度被消耗。大多数的“渐冻症”患者都有共同症状:上肢以及下肢痉挛,肌肉跳动,无力感特别明显,怕冷怕风,腰背酸痛,不思饮食,腹泻,脉弱无力。用中医辨证分析来看,这就是一个能量不足的证,表里都虚,能量无法支撑生命活动。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几个字可以概括:气血虚,脾胃弱,体表虚寒。治疗最主要是要补益脾肾、补肾益气、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以达到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效果。
荣誉照片:





“焕发新生”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中医药文化的复兴。通过智慧中医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期待中医药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