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打造数字化强师,形成人机协同教学
近日,《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印发,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通知》提出,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时代,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及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趋势和探索方向。
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不仅在于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而最终的目的是落地于通过数字化的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对于数字化能力的建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更迭。
优路教育谢老师指出,如今人们的学习意愿更高,学习工具多样化,学习途径智能化以及终身学习已成社会共识。在有限的碎片化时间里掌握新知识、新能力,仅依赖传统“讲师人海战术”早已捉襟见肘。作为职业教育者,必须率先拥抱技术变革,主动适应数字化教学模式,方能真正为师、有效施教。学习者渴求智能体验、效率提升,相对应地,教学者急需能力升维。教研讲师作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实施者,如何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学成为了实现“人机协同教学”的重要课题。
优路教育作为一家全国性综合教育科技服务机构,始终不懈探索技术赋能教学的多维度融合应用,充分发挥教研优势及技术团队的自主研发实力,于教学端、学习端、服务端等多端开发推出教学服务产品,激活“教”与“学”的深层潜力。
智能平台筑基,释放讲师潜能。依托于强大的研发实力,优路教育打造智能教学平台作为人机协同教学模式的基石。该平台将教学各环节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融合应用,不断优化用户学习路径设计,通过课程学习进度、阶段测评、题库练习等大量用户学情数据积累,平台针对用户的目标差异、学习情况等推送个性化课程、题库资源,实现了“从统一规划”到“针对适配”的教学模式迭代。
与此同时,链接在智能施教另一端的教学服务团队,则根据用户的学情反馈进行教学研磨、探讨,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程体系等,带动教研能力的持续增长及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逐步构建了“人机协同”施教闭环,为用户的数字化素养及学习成效提升提供支撑。
《通知》中还提到“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基于大模型研发教师智能助手,全流程支撑教师教研备课、作业管理、学情分析、学生评价、培训研修等工作,为教师赋能增效。”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研工作,是重构传统的埋头伏案,转变为以AI工作流辅助下的数字化教研。在内容生产、知识管理、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优路教研团队通过知识库定向训练和格式标准化设定,辅助题目研发、考点研发等教研工作;在评价反馈方面,教研资料及用户数据的快速梳理、教学产品的质检等多方面,为教学工作开展及教学策略实施夯实了根基。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数智融合”场景进一步拓展,技术工具的强大赋能效应唯有通过具备较高数字素养的强师方能充分释放。优路教育将持续锻造一支兼具育人智慧与数字素养的“强师”队伍,以体系化师资培训、实践赋能、教研创新等举措,助力实现“人机共育、协同进化”的职业教育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