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青瓷接力教育,宜兴实验小学红领巾走进谈青窑艺

宜兴市实验小学为百年老校,江苏名校,是首批省实验小学、省模范小学,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做智慧的人”这一育人理念。12月6日,在家长志愿辅导员刘俊先生的倡议下,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谈珂先生盛情邀请宜兴市实验小学六(6)班全体同学来到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传承人谈志坚先生所创办的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谈青窑艺),进行课外实践和文化感知活动,深入了解家乡陶瓷“五朵金花”之一“宜兴青瓷”的起源和发展。

一进入大厅,孩子们便被眼前硕大的青瓷器型所震撼,“好大一只碗!”的惊叹声不绝于耳。虽然他们还不能明白这一器型(“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传承人谈志坚先生所创经典青瓷作品《窑变斗笠碗》)在当今中国青瓷领域所占有的分量,但当这面鲜红的少先队队旗与青瓷的青韵之色交相辉映时,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薪火相承的涌动。传统文化的延续不是流于理论,孩子们是民族的未来,古老的文化恰恰就是民族的血脉,我们相信,时空也阻隔不了这种血脉的延续。

在交流的过程中,带队班主任王老师提到,“单纯的传授和给予,不如让学生自主地实践和感知。教育的本质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孩子们自主思考和提问的能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希望对于孩子们思考探索能力的培养可以点燃他们人生之路的指明灯。就像灯塔,给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指明了方向;如同浩瀚银河中的启明星给行走在旷野中的路人带来希望。这,才是教育的宗旨。所以,课外实践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不仅需要家长们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教育,不止于课堂,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刚进入珍藏馆,孩子们便被眼前众多的器型所吸引,感觉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根据教育的特点,首先让孩子们对珍藏馆的布局和宜兴青瓷的起源发展进行了了解,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参观和提问。青瓷作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宜兴是其发源地之一。宜兴青瓷,历史悠久,始于商周,盛于两晋,历经战乱,屡经盛衰,直至唐五代后,衰落中断。断代后的宜兴青瓷兴起于1960年,周恩来总理作出“要尽快发展恢复祖国的名瓷”这一重要指示。其后宜兴青瓷复兴发展,创造过一段辉煌,曾被外交部、文化部定为国礼。1981年,万件宜兴青瓷首次进入美国纽约,轰动了美国市场,被誉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宜兴青瓷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再次被中断。图为,孩子们在观赏宜兴青瓷复产辉煌时期所创作的经典作品。

图为,孩子们参观宜兴紫砂、青瓷、均陶、精陶、美彩陶这“五朵金花”。

图为,孩子们被“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传承人谈志坚先生所创经典青瓷作品《平步青云》所吸引。“老师,我觉得好像我们学过的马踏飞燕啊!”“老师,这就是马踏飞燕吗?”看到这个器型,孩子们发出了各种惊呼和提问。“同学们,课本里的马踏飞燕说的是东汉的青铜器文物,这是青瓷做的,虽然不一样,但是造型很像,也非常精致!”王老师尽量用孩子们所能理解的语言这样解释道。

来到创作生产区,首先映入孩子们眼帘的是一座古龙窑模型。“我只知道微波炉,不知道有这种窑。”“原来以前的陶瓷就是用这种窑烧出来的啊,请问我们吃饭用的碗也是吗?”听着孩子们的议论和提问,作为成年人,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对于课外知识的渴望和课外实践的重要性。图为,孩子们在创作生产区古龙窑模型前合影留念。千年龙窑,薪火相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家乡“五朵金花”,不仅靠当代,更靠这些祖国的未来!

“老师,这跟刚才大厅里看到的那只硕大的青瓷碗形状一样,怎么颜色不一样啊?”“原来这就是青瓷素坯呀,原来颜色是釉水烧制出来的啊……”在发问的过程中,孩子们对青瓷的制作工艺有了逐步的了解。

看到有摄像机在拍摄,孩子们兴奋不已,“快看,这里有艺术家!”图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南京艺术学院文学博士辛尘教授(现场创作)专题录制现场。“我们想进去看看,可以吗?”应孩子们的请求,节目摄制组同意让孩子们进入工作场地,近距离参观辛尘教授现场创作。

从创作生产区出来,孩子们来到谈青窑艺精品展厅,观赏生活化家居青瓷器型。图为,孩子们在精品展厅观赏谈青窑艺“茶道、禅语、文房、家居、尚礼、私藏”六大产品系列的日用器皿及艺术陶瓷珍藏品。一套套精美的青瓷茶具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以前我见过紫砂茶具,还没见过青瓷茶具呢,老师你看,上面的图案多精致呀!”

从珍藏馆、创作生产区到商品展厅,在参观完整个流程之后,孩子们来到陶艺体验小课堂,对今天的参观活动进行讨论和总结,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因为时间限制没有参与动手环节,孩子们都说下次一定要自己来做一个青瓷小杯子、小玩偶!孩子们热烈的发言表达了他们对青瓷文化的浓厚兴趣,更表达了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强烈渴望。

参观活动结束后,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谈珂先生表示,“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不仅仅是一个供专家学者学术交流、艺术创作的平台,也是国内各大高校陶瓷专业人才和艺术类人才的实践基地,同时也必将承担起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和感知的社会责任。陶艺体验区,正是为体现这一功能而设立,不仅可以动手体验青瓷陶艺制作,还可以在青瓷素坯上进行书写、绘画、雕刻等,我们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所聘的各领域知名艺术家也会给予一定艺术指导。孩子们对于课外知识的渴求有目共睹,如何让他们熟悉家乡文化,如何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一个社会性课题。所谓实践出真知,如何让孩子们手中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传递信息和查询相关信息的工具,而不能使之成为孩子们感知这个世界的唯一来源,利用课外实践去补充课堂知识和修正一些网络知识,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所有家长深思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