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有一则消息引起了市场的极大震动,消息称40%公司一年的净利润都不足在北上广买不到一套房子,可见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让人有一种疯狂的程度,有人怀疑称这肯定不是真实数据,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事实情况确实如此。
昨天,众多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来看,情况确实如此,40%的上市公司年利润不足1500万,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巨幅亏损,再反观楼市根据一月楼市环比,在调研的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下降的有24个,同比上涨的有38个,而且比较疯狂的就属于上海、深圳等城市。
按照近期上海的房价涨势来看,有市民表示想买买不到,并且上海淮海路看重的房子定价为400万,3天内从400万涨至430万,并且目前仍不卖,房东要等下周过后再定价。还有很多学区房,一年内能涨100万,不少市民直呼看不懂房价,不仅市民不懂,连笔者都看不懂了。
我们,在从楼市延伸一下,今年中国经济的主题是“供给侧改革”,而对于楼市来说,就是“去库存”,继而开始降低了首付和契税、营业税。目的是为了抑制房价,迅速实现去库存化,而结果则变成一线城市房价继续疯长,三四线城市房价继续低迷,楼市的分化格局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
那么我们在把问题放回股市上来,其实本质问题大同小异,目前中国楼市唯一的希望是“改革”,那么股市唯一的希望也是“改革”,在无明显利空的情况下,2月25日大跌6.41%,A股市场又迎来了一次千股跌停的局面,今天也是微弱涨了0.95%,盘中也跳了一波水。
此次,中国的股市市场改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一个时间表,并且退市制度也不健全,这也就是说,退市一般情况下将比上市更加困难,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问题,那么遍地垃圾企业,那么四层企业每年的利润在北上广买不到一套房子在笔者看来也属于正常现象。
目前,中国股市融资功能其实已经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了,并且每年以新股发行来刺激股市,提振投资者信心这种方法显然目前不太适应中国的市场需求了,无限制的发新只会让更多投资者谈IPO色变。那么笔者认为,未来只有股市失去了融资功能的时候,IPO搞不动的时候,股市改革才会真正的启动起来。
从以往股权分置的结果来看,似乎并没有解决上市企业圈钱的问题,而且低效率、大市值、投资者无参与感的大型国有企业陆续上市,抽走了市场大部分活跃资金,这些都是目前市场暴跌的定时炸弹。
那么未来中国股市要真正回归合理水平,那么还是要回到“改革”这条路上来,并且笔者认为,要推出注册制,那么就要给出明确的事件表,让市场合理的并且长时间的去消化,届时市场一定会回到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且未来,需逐步将中国A股市场推向国际化,这样才会出现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
笔者认为,未来随着注册制的进一步实施,必须要降低国企“圈钱”的比例,而且必须将那些定价权交给市场。这样中国市场才会出现真正的价值投资,届时,中国市场的投资者才不会盲目、跟风、踩踏。
(以上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